WFU

網站頁籤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健康的隱形殺手-骨質疏鬆



門診透視鏡


「醫生,我想看一下骨質疏鬆。上個月公司體檢說我有骨質疏鬆。」說話的是一位32歲高瘦女性。我一邊打病例一邊問:「是到醫院做的員工檢查嗎?」「在公司測的,把腳踝放上去測的機器。」我停下敲打鍵盤的手...

一位55歲女性坐輪椅由看護推進來:「醫生,我右邊大腿骨骨折開刀了,想來做復健。」「是怎麼受傷的,車禍嗎?」「不是,我就下床的時候跌倒。」我心裡一驚:「住院期間有做骨質密度檢查嗎?」



醫生,你看一下我的X光,有沒有骨質疏鬆?


無論是x光或是訪間常用超音波檢測足部或手腕,都只能做篩檢用,如果影像數值異常也只能說是「疑似」骨質疏鬆。標準診斷是要透過「雙光子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查,其餘檢查均無法診斷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全身骨骼疾病,其特徵包括骨量減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變差,造成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骨強度由骨密度和骨品質所決定,臨床上尚未能測定骨品質,因此主要根據骨密度測量值診斷骨質疏鬆。

世界衛生組織對骨質疏鬆的定義如下:
不過,臨床上一旦發生脆弱性骨折(輕微創傷所造成的骨折,如從低於站立時的高度跌倒),不需根據骨密度T值,即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隱形殺手


骨質疏鬆症無聲無息,直到受傷骨折才被發現。但是骨折造成的併發症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和生命。2008年到2011年骨密度檢測巡迴車資料顯示,有75%國人有骨質問題在臺灣。骨鬆所造成的骨折中,臺灣的盛行率高於世界,同時男性又多於女性。其中又以脊椎骨折和髖部骨折最多。研究顯示髖部骨折一年內之死亡率女性約為15%,男性則高達22%。




健保針對骨質密度檢查有其給付標準:
  • 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
  • 非創傷性之骨折者
  • 五十歲以上婦女或停經後婦女接受骨質疏鬆症追蹤治療者。
  • 攝護腺癌病患在接受男性賀爾蒙阻斷劑治療前後,得因病情需要施行骨質密度檢查。

一般骨質疏鬆的篩檢雖然健保沒有給付,但對於某些高危險群則相當需要。究竟哪些人特別需要做骨質密度檢查呢?
  • 更年期婦女
  • 家族史患者(有骨鬆家族史者罹患骨鬆機率高達60~80%)
  • 長期服用類固醇、利尿劑
  • 慢性疾病病人(內分泌及病,腎病或肝病,糖尿病等)
  • 抽煙、酗酒
  • 運動量不足
  • 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者
  • 咖啡攝取過量
  • 維他命D缺乏


預防骨質疏鬆,就從現在開始!


正常人的骨骼會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在40歲左右骨質就會以每年1-2%的速度流失,更年期婦女因為賀爾蒙不足,每年骨質流失率高達5%,使女性骨鬆發生率比男性高6-8倍。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造成健康問題的第二大疾病。骨質疏鬆的事先預防遠比事後的治療有效而且容易,越早開始預防骨質疏鬆,骨密度就維持的越好。




骨鬆好不了?


治療骨質疏鬆的重點是降低骨疏病患的骨折率,而不是增加骨質。治療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大類。骨鬆藥物種類多,應親自就診,讓醫師根據你的情況選擇適合你的藥物。非藥物治療的部分包括飲食和運動。

飲食:

1.攝取足夠鈣質:成人每天1000毫克,停經後婦女每天1500毫克。
2.補充維他命D3:從食物中攝取,透過日照生成或是服用維他命D3。

運動:

目的:增進骨質形成,預防骨質流失;促進活動力、靈敏度、肌耐力以及協調和平衡,有效預防跌倒;改善生活品質。
種類:負重運動、阻力訓練、姿勢訓練、柔軟度訓練、平衡訓練。


門診透視鏡


第一位患者在體檢時是用超音波儀器,因此要確診是否有骨質疏鬆則要做DXA才能確診,由於並未符合健保檢查條件,所以必須自費篩檢。而第二位患者從床的高度(低於身高)跌落就產生骨折,因此嚴重懷疑患有骨質疏鬆症,除了安排復健外,也給予骨質疏鬆衛教,並請病患前往醫院做DXA檢查,盡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導致二次骨折。


心情隨記


我前年開始關心骨鬆議題,經過一系列課程取得骨鬆專科醫師後,更加了解骨質疏鬆的重要性!「隱形殺手」是對骨鬆很好的詮釋:在每個成人身上,骨質無聲無息地在流失,一旦發現都已經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骨質疏鬆症學會最近有一個影片-愛的密度,每次看總是眼眶泛淚:從大學讀書離開父母,畢業後在外地工作,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跟父母相處的時間變得很少,逢年過節也常因為工作等因素無法團聚。再加上傳統東方家庭教育下,不太說「愛」,也不太有親密的舉動,心中有滿滿的關心卻不知道該如何表示?

對年長者來說「身體健康」和「心情快樂」是最重要的。兒女工作生活順利,只要常回家父母就開心;但是身體健康卻容易忽略。雖然從事的是醫療工作,但是最沒照顧到的卻是家人的健康。「愛的密度」就從關心「骨質密度」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