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增生療法!一針見效?





什麼是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強調針對肌腱、韌帶受傷造成的關節不穩定,骨骼肌肉問題造成的轉移痛,做全面性的治療。肌腱,韌帶是體內相對血液供應不良的組織,再加上受傷部位常是平時須持續使用的組織,導致受傷後無法完全癒合,是造成慢性疼痛的主因。

增生療法藉由將增生液注射到韌帶,肌腱的著骨點,重新啟動體內的發炎反應,幫助身體軟組織(肌腱、韌帶、肌肉及關節軟骨)產生完整修復,以治療疼痛、增強組織強度、增進病患功能。文獻統計約82%患者有明顯進步。



增生療法是打什麼?安全嗎?有什麼不同。


廣義的來講,任何能促使組織生長的內容物都包含在內。
目前我們使用的增生液有以下兩種。

1. 高濃度葡萄糖(15%~25%)
注可能會加入B12或微量麻醉止痛藥,幫助修復並舒緩因發炎反應出現的酸脹症狀。不含化學物質,兼具效果及安全。

2. 自體血小板濃厚血漿(PRP,platelet rich plasma)
根據文獻,有高濃度葡萄糖2倍~3倍的效果;太嚴重的損傷可能要考慮首選自體血小板血漿的注射。




我適合接受增生療法嗎?


經過研究討論,幾乎全身上下各部位的骨關節軟組織問題都可以治療。包括慢性肌腱韌帶損傷,退化性關節疾病等。以身體分佈範圍從上至下,可治療肩頸部頑固性酸痛、上下背部及腰部疼痛、肩膀旋轉肌病症、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媽媽手、膝關節周圍疼痛、踝關節扭傷導致韌帶鬆弛及疼痛、足底筋膜炎、慢性頭痛等。同時可藉由增強肌腱、韌帶的強度間接改善脊椎神經壓迫的症狀及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疼痛。如不確定是否為治療之適應症,應詢問增生治療醫師

在接受增生療法前,有「三不二要一叮嚀」






不是挨一針就好!進行方式?


增生療法是將增生液注射在肌腱,韌帶的著骨處以及關節內等。注射前醫師會評估受傷程度來決定注射的位置。因此會有多個注射點(下針點),每點的注射量為0.5~1cc左右,注射時會有刺痛感,周圍組織可能會出現酸脹感;某些特定部位或是特定病症可能需要軟組織超音波來做定位施打。


不是打一次就好!不是立刻見效!治療次數?


治療次數和受傷的嚴重程度、個人修復的能力有關,平均治療次數為2-6。注射間隔1-4周一次,因每個人的病況和注射後疼痛程度而有不同時程;一般來說一個療程結束後可以有80%的改善。


增生注射治療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藥物:注射處會產生局部發炎,因此注射後2天~2週局部會有輕微酸痛感,可服用普拿疼來緩解。其他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等抑制發炎藥物長期使用會影響組織的正常癒合與慢性疼痛的產生。因此在增生療法期間應避免服用唷。


飲食高蛋白質,多新鮮蔬果及不飽和脂肪酸(堅果、深海魚油等),少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增加修復組織的強度。
B群及維他命C:維他命C 能幫助膠原纖維修復,維他命 B則是細胞呼吸作用的輔因子。
碳水化合物:酸化血液、降低生長素分泌、長期會造成人體修復力降低。

運動:注射後建議循序漸進的運動,以促進組織生長。注射後一週避免從事激烈運動,但也不應過度休息,可做簡單的關節活動來降低痠脹感;避免過度運動,以免造成新的受傷。治療後搭配運動,更有事半功倍之效。



我接受增生治療,但似乎無效,怎麼辦?


治療效果不良一般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再與醫師討論並調整療程,同時調整生活型態,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常見沒有改善的原因包括:
病人:生活習慣不良:飲食、睡眠、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內分泌賀爾蒙;營養缺乏。
醫師:診斷注射位置不夠精準完整。



引用出處:
台灣增生醫學會http://taprm.org/qna.asp
生昇復健專科診所
 http://shenshenrehab.pixnet.net/blog/post/87558929-%E6%85%A2%E6%80%A7%E7%96%BC%E7%97%9B%E7%9A%84%E5%89%8B%E6%98%9F~~%E5%A2%9E%E7%94%9F%E7%99%82%E6%B3%95-prolotherapy-%E4%BB%8B%E7%B4%B9